2016/8/17 11:48:04 | 瀏覽次數:
"龍舞"是華夏炎黃子孫的代表性民間舞蹈。"龍"是遠古求雨祭祀的圖騰,后來演變為能夠呼風喚雨、免災除魔、保佑五谷豐收、人畜平安、給人帶來幸福的吉祥物。
經過千百年來的代代相傳,龍舞衍生出不同類型,如:元宵佳節時表演的“龍燈舞”。龍燈是用竹篾扎成的龍的形象,舞者手持支撐龍身的木柄而舞。
"布龍舞",用彩布縫制的龍,“布龍”一般在白天舞動,舞動的幅度比龍燈要大,舞者可上下左右跳躍揮舞。
"草龍"是用稻草,柳枝扎成的龍,龍身插滿點燃的線香,舞動起來,龍身火光閃閃,別有一番風格。
"百葉龍"是人們用彩綢在板凳上扎成的龍的形象,道具簡便,可以單獨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