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節三和弦
一個不同的樂音并以大、小三度音程疊置而構成的和弦,稱之為三和弦。
三度疊置的和弦,處于和弦最下方的音稱為根音。根音上方三度音稱為三音,根音上方五度音稱為五音。如:
例4-4
以大、小三度為構成和弦的材料,可組合為四種不同結構的三和弦:
(1)根音與三音為大三度,三音與五音為小三度,根音與五音為純五度關系。這種和弦稱為大三和弦,"大"是指根音與三音的大三度音程關系。
(2)根音與三音為小三度,三音與五音為大三度,根音與五音為純五度關系。這種和弦稱為小三和弦,"小"是指根音與三音的小三度音程關系。
(3)根音與三音為小三度,三音與五音為小三度,根音與五音為減五度關系。這種和弦稱為減三和弦,"減"是指根音與五音的減五度音程關系。
(4)根音與三音為大三度,三音與五音為大三度,根音與五音為增五度關系。這種和弦稱為增三和弦,"增"是指根音與五音的增五度音程關系。
如果以小字一組的c為根音,采用以上四種方式進行三和弦的構成,就可以得到如下四個和弦:
例4--5
可以看出,在大三和弦與dx--和弦中,各和弦音之間構成音程都是協和音程,因而這兩個和弦是協和的和弦。而減三和弦中含有根音與五音的減五度音程,增三和弦中含有根音與五音的增五度音程,所以這兩個和弦是不協和的和弦。
第二節三和弦的轉位
三和弦的根音處于和弦的最下方,也就是和弦的低音位置時,這種形態的三和弦稱為原位的三和弦。當三和弦的三音或五音處于低音位置時,和弦各音位置相對于原位形態發生了改變,便產生轉位和弦;當三音處于和弦低音位置時,稱為第一轉位;當五音處于和弦低音位置時,稱為第二轉位。如:
傭I 4-6
由上例可以看出,三和弦第一轉位時,低音與根音呈六度關系,因而將三和弦第一轉位稱為六和弦;三和弦第二轉位時,低音與根音呈四度關系、低音與三音呈六度關系,所以將三和弦的第二轉位稱為四六和弦。
如果是大三和弦第一轉位,則稱為大六和弦,減和弦第一轉位,則稱為減六和弦;其他依此類推,如果是大三和弦第二轉位,則稱為大四六和弦,如果是減三和弦第二轉位,則稱為減四六和弦。如將和弦進行標記,可先寫出和弦的根音,再寫出和弦性質,然后標記其原位與轉位形態。如:
例4-7
以上四個和弦還可標記為d小。、C大2、b減。、C增2。具體到某一調式中的三和弦原位與轉位,還有其他相應的標記。
第三節七和弦
七和弦是四個不同的樂音,按三度疊置原則結合而成,其中下方三個音構成三和弦,根音與最上方音構成七度關系,因而稱之為七和弦。如:
七和弦的各音,在原位狀態下三度疊置,由低音向上,分別稱為根音、三音、五音、七音。由于七和弦中含有不協和音程,因此,所有七和弦都是不協和和弦。
各種原位七和弦的名稱,依照其構成方式,先寫出下方三個音構成的三和弦的性質,然后寫出根音與七音間的音程關系。如例4-8中的七和弦,下方三個音構成大三和弦,其性質可簡稱為大,根音與七音間為小七度音程,稱為小七,和弦整體稱之為大一小七和弦。為簡便起見,將中間的連線省去,直接標記為大小七和弦。為了更明確,可在其前面標出根音的音名,例4-8的和弦則應標記為G大小七和弦。
常用的七和弦有如下幾類:
1.在大三和弦的根音上疊加七度音程所構成的七和弦。
2.在小三和弦的根音上疊加七度音程所構成的七和弦。例4-10
3.在減三和弦的根音上疊加七度音程所構成的七和弦。例4-11
七和弦中除根音外還有三個不同的樂音,所以每個七和弦都有三個轉位。第一轉位時,處于低音位置的三音與七音的關系為五度音程、又與根音的關系為六度音程,因而稱之為五六和弦(用2標記);第二轉位時,處于低音位置的五音與七音的關系為三度音程、又與根音的關系為四度音程,因而稱為三四和弦(用{標記);第三轉位時,七音本身處于低音位置,它與根音關系為二度音程,因而稱為二和弦(用:標記)。
標記一個七和弦的轉位,應先寫出和弦的根音音名,然后寫出和弦性質,再寫出和弦轉位形態。如以C為根音的大小七和弦第一轉位,可稱為C大小七五六和弦。下例是幾個轉位七和弦的標記:
例4一l3
第四節九和弦
九和弦是在七和弦的七音上方再疊加一個三度,根音與和弦最上方音為九度關系,這個最上方的和弦音也就被稱為九音。在傳統和聲中,最常用的九和弦形式有兩種,一種是大九和弦,一種是小九和弦。
大九和弦是在大小七和弦的七音上方再疊加一個大三度而構成,根音與九音為大九度關系。小九和弦是在大小七和弦的七音上方再疊加一個小三度,根音與九音為小九度關系,標記九和弦原位時,可直接在其根音音名的右下方寫"9"。如:
倒4-14
第五節構成和弦
以某一音為和弦的指定音,構成所要求的和弦,必須牢記各類和弦的結構形態,也就是要記住和弦的根音與和弦的三音、五音、七音的音程關系。
如果以某音為和弦的根音,構成原位和弦,按各類和弦的結構特征,直接進行三度疊置即可。這一點,前文已經講過,這里不再贅述。
如果以某音為和弦的三音,構成原位的和弦,可先向下三度找和弦根音。按和弦的性質,判斷這個三度應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,這樣就可確定和弦的根音。再在這個根音上構成所需的和弦原位。如以dl為和弦的三音,構成大小七和弦,先向下找一個三度,由于大小七和弦是以大三和弦為基礎,三音與根音應為大三度,這樣可確定根音是6b,再以6b為根音構成大小七和弦即可。如:
如果以某音為和弦的五音,構成所需和弦的原位,也要先按和弦的性質與結構,向下尋找根音,再在根音上方構成所需和弦原位。如以dl為五音,構成減七和弦的原位,則先向下構成五度,在譜上找到9的音位,根據減七和弦的性質與結構特點,五音應與根音呈減五度關系,這樣,根音應為#9,再以#9為根音向上構成減七和弦原位。如:
如果以某音為和弦的七音,構成所需和弦的原位,也要先按和弦的性質與結構,向下尋找根音,再在根音上方構成所需和弦原位。如以al為七音,構成小七和弦的原位,則先向下構成七度,在譜上找到b的音位,根據小七和弦的性質與結構特點,七音應與根音為小七度關系,這樣,根音應就是b,再以b為根音向上構成小七和弦原位。如:例4-17
如果以某音為和弦的三音,構成所需轉位的形式和弦,也應先按上述方式找到和弦的根音,先構成原位和弦,再根據所需和弦轉位形式的低音形態,轉換成所要求的和弦轉位形式。如以dl為三音,構成大小七和弦的第一轉位,就應先確定和弦的根音為'b,再以'b為根音構成原位和弦。由于和弦第一轉位應以三音為低音,因而要將"b向上八度轉位,使dl為低音。如:
例4--18
以某音為和弦的五音,構成所需轉位形式的和弦,和以上道理一樣,先確定根音,再構成原位和弦,決定低音形態,轉換成所需和弦。如下例以#fl為五音構成小七和弦第三轉位,第三轉位七音為低音,所以將七音al向下八度轉位,變為低音,得到所需的和弦:
以某音為和弦的七音,構成七和弦的各種轉位形式,構成原理與以上相同,如下例以gl為七音構成半減七和弦第二轉位:
例4-20
以某音為和弦的低音,構成和弦的原位或轉位形式:
首先,認識和弦的低音是和弦的哪個音。如果所需和弦是第一轉位,則這個音應為和弦的三音;如果是第二轉位,這個音就是和弦的五音;如果是第三轉位,這個音就是和弦的七音。
其次,是確定和弦的根音,再在根音上構成所需性質的原位和弦,然后將其轉換成所需要的轉位。如下例以gl作為和弦的低音,分別構成大小七和弦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轉位形式:
例4--21
91作為和弦的低音構成大小七和弦第一轉位
例4-22
91作為和弦的低音構成大小七和弦第二轉位
例4-23
91作為和弦的低音構成大小七和弦第三轉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