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概念的和弦,是Cl度音程的疊置為基本結構的。19世紀晚期起,音樂創作中和弦的結構日趨紛繁復雜。譬如以三度音程作高度疊置的高疊和弦,各種非三度疊置的和弦,以及由五聲音階中各音疊置而成的五聲縱合性和弦等。20世紀初開始,出現了由小于三度音程、相毗鄰的音構成的和音,稱為音簇(也叫音叢、音塊)。
近現代音樂中的和弦是多種多樣的,現舉數例說明。一、高疊和弦與變五音和弦
1.自然高疊和弦
高疊和弦是一種按三度疊置而成的多音的近現代和弦,它與傳統和聲有著緊密的聯系,譬如在傳統和聲的七和弦或九和弦的基礎上,再向上疊置一個或幾個三度,即可構成現代和聲中的十一和弦或十三和弦等。
由自然調式中的音級構成的高疊和弦,稱為自然高疊和弦。如:例4-26
上例是C大調的屬七和弦、屬九和弦、屬十一和弦與屬十三和弦,后二者是在前二者的基礎上疊加三度構成的。
由于自然高疊十三和弦已包含了調式中的全部七個音級(如上例中的屬十三和弦),所以在此基礎上繼續疊置而成的十五和弦、十七和弦、十九和弦乃至二十七和弦,其實際效果只是十三和弦重復某些音而已,和弦本身的結構并未變化,但在增強和弦的音響效果上可起到一定的作用。如下例中的十五和弦即重復了十三和弦的根音:
例4一"米約《克里斯朵夫?哥倫布》
2.變五音和弦
將傳統的三和弦、七和弦、九和弦的五音升高或降低半音,即構成變五音和弦。此和弦不僅與傳統和聲有著密切的聯系,而且為現代和弦的創新提供了可能。
變五音和弦的升五音或降五音,可與本位五音并存于同一和弦中,且常用等音記譜。如下例變五音屬七和弦的多種形態:
同時含有升、降五音與本位五音的屬七和弦包含了自然調式中的所有音程,即包含小二度、大二度、小三度、大三度、純四度、三全音等音程,其他音程如六度、七度均為前述音程的轉位或等音變換。如下例,括號內的音為等音變換記譜:
3.變五音高疊和弦
變五音高疊和弦是變五音和弦的一種特殊形態,即在高疊和弦中引人某些變化音。譬如高疊增十一度和弦,若將此十一度作等音變化且進行轉位,則實為含有降五音的屬九和弦。